English| 旧版回顾| 电子邮件| 维护邮箱   中国政府网
热词:
 
当前位置:政务公开 > 统计公报
2012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二)
2013-03-21 | 来源: 国家海洋局 | 【 】【打印】【关闭

  五、海啸灾害

  2012年,我国未发生海啸灾害。国家海洋局对49次发生在我国周边海域及全球大洋其他海域的海底地震共发布了90期海啸信息。根据监测数据分析,其中7次地震引发了海啸,这些海啸事件均未对我国产生灾害性影响。

  2012年我国发布海啸信息的地震源分布见图11。

  

  图11 2012年我国发布海啸信息的地震源分布

  六、赤潮灾害

  (一)总体灾情 

  2012年,我国沿海共发现赤潮73次,12次造成灾害,直接经济损失20.15亿元,其中,福建省赤潮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最大,为20.11亿元。

  2012年,我国沿海赤潮多发期为5—8月,高发期在5月和6月,其中5月发现赤潮31次,累计面积3?746平方千米;6月发现赤潮11次,累计面积3 909平方千米。引发赤潮的优势种共18种,多次或大面积引发赤潮的优势种主要有米氏凯伦藻、中肋骨条藻、夜光藻、东海原甲藻和抑食金球藻等。

  2012年我国沿海各月发现赤潮次数见图12。

  

  图12 2012年我国沿海各月发现赤潮次数

  2012年赤潮灾害损失统计见表9。 

  

   

  表9 2012年赤潮灾害损失统计表

  (二)主要赤潮过程 

  1.秦皇岛附近海域赤潮 

  5月18日至28日,秦皇岛附近海域发现赤潮,持续时间10天,最大面积16平方千米。6月8日至8月20日,该海域再次爆发赤潮,持续时间长达73天,最大面积3 400平方千米。

  2.福建省沿岸海域赤潮  

  5月18日至6月8日,福建沿岸海域共发现10次米氏凯伦藻为优势种的赤潮,累计面积323平方千米。米氏凯伦藻赤潮常伴生有东海原甲藻,赤潮海域呈褐色。米氏凯伦藻为有毒有害赤潮藻种,是导致今年福建省水产养殖贝类特别是鲍鱼大规模死亡的主要原因。

  

  图13 福建省莆田市养殖鲍鱼大量死亡

  七、绿潮灾害

  2012年3—8月,绿潮灾害影响我国黄海沿岸海域,分布面积和覆盖面积于6月13日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9 610平方千米和267平方千米,为近5年来最小值。

  2008—2012年我国黄海沿岸海域绿潮最大分布面积和最大覆盖面积见表10。

  

  表10 2008—2012年我国黄海沿岸海域绿潮最大分布面积和最大覆盖面积

  2012年3月下旬在江苏如东沿岸海域发现漂浮浒苔。5月16日,黄海南部(盐城外海)绿潮分布面积1 110平方千米,绿潮中心位置在盐城岸线以东约80千米,外缘线最西端在盐城岸线以东约20千米,外缘线最北端到达34°30′N附近。随后,绿潮主要向偏北方向漂移发展,分布面积和覆盖面积不断扩大,于6月13日达到最大值;6月15日开始有绿潮陆续在青岛沿岸登陆;7月初,绿潮逐渐进入消亡期;8月30日,绿潮基本消失。

  本年度绿潮发现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影响岸线长,对渔业、水产养殖、海洋环境、景观和生态服务功能产生了严重影响,山东省因灾直接经济损失3 000万元。

  

  图14 2012年6月24日绿潮影响青岛近海

  

  图15 2012年6月13日绿潮分布图

  八、海平面变化

  海平面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沿海海平面变化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1980—2012年,我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2.9毫米/年,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2012年,我国沿海海平面为1980年以来最高值,海平面较常年(1975—1993年的平均海平面,下同)高122毫米,较2011年高53毫米。

  2012年,我国沿海海平面变化区域特征和时间特征明显。与常年相比,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平面分别高110毫米、108毫米、122毫米和136毫米;与2011年相比,东海海平面上升最为明显,为66毫米,南海次之,为56毫米,黄海和渤海海平面分别上升43毫米和31毫米。除4月份外,我国沿海其他月份海平面较常年同期均高100毫米以上,其中5月份、6月份、8月份和10月份我国沿海海平面均为1980年以来同期最高值。

  

  图16 1980—2012年我国沿海海平面变化

  九、海岸侵蚀

  据2012年重点岸段海岸侵蚀监测显示,我国砂质海岸和粉砂淤泥质海岸侵蚀严重,侵蚀范围扩大,局部地区侵蚀速度呈加大趋势。河北省滦河口至戴河口砂质海岸岸段平均侵蚀速度为11.0米/年。上海市崇明东滩南侧粉砂淤泥质岸段平均侵蚀速度为22.1米/年。海岸侵蚀造成土地流失,房屋、道路、沿岸工程、旅游设施和养殖区域损毁,给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较大损失。

  2012年重点监测海岸侵蚀情况见表11。

  

  2012年辽宁省绥中县砂质海岸侵蚀状况

  2012年重点监测海岸侵蚀情况 

  表11 2012年重点监测海岸侵蚀情况 

  

  十、海水入侵与土壤盐渍化

  (一)海水入侵 

  2012年,渤海滨海平原地区海水入侵较为严重,主要分布于辽宁盘锦地区,河北秦皇岛、唐山和沧州地区,山东滨州和潍坊地区,海水入侵距离一般距岸10~30千米。与2011年相比,辽宁营口、河北秦皇岛、山东潍坊滨海地区个别站位氯度明显升高,辽宁盘锦和葫芦岛、河北唐山和秦皇岛监测区入侵范围有所增加。

  黄海、东海和南海沿岸海水入侵影响范围较小,除江苏盐城和浙江台州滨海地区监测区海水入侵距离稍大外,其他监测区海水入侵距离一般距岸5千米以内。与2011年相比,山东威海滨海地区海水入侵范围有所增加,福建长乐滨海地区监测区海水入侵呈加重趋势,广东茂名和湛江、广西北海滨海地区部分站位氯度呈增加趋势。

  2012年重点监测区海水入侵范围见表12。

  

  

  表12 2012年重点监测区海水入侵范围

  (二)土壤盐渍化 

  2012年,土壤盐渍化较严重的区域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和山东滨海平原地区。与2011年相比,渤海沿岸辽宁盘锦和锦州、山东滨州和烟台,黄海沿岸山东威海,东海沿岸浙江温州,南海沿岸广东阳江和湛江滨海地区监测区土壤盐渍化范围呈扩大趋势,土壤含盐量有所提高。

  十一、咸潮入侵

  2012年,珠江口、长江口和杭州湾均多次遭遇咸潮入侵,其中珠江口咸潮入侵尤为严重。

  (一)珠江口咸潮入侵 

  珠江口全年共监测到咸潮入侵过程4次,集中出现在1—3月份,随着时间的推移,强度逐渐减小,持续时间逐渐缩短。广东省中山市南镇水厂监测显示,影响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咸潮入侵过程开始于1月1日,持续时间长达14天,过程最高盐度达17.98(氯度9 960毫克/升),出现在1月4日21时。

  (二)长江口咸潮入侵

  长江口全年共监测到咸潮入侵过程3次,较2011年的11次减少72%。长江水厂监测站共监测到咸潮入侵过程2次,均出现在1—3月份,其中影响较严重、持续时间较长的过程开始于1月7日,持续时间长达7天,过程最高盐度达9.06(氯度5 000毫克/升);长江口宝钢水库监测站监测到咸潮入侵过程1次,此次过程开始于11月17日,持续时间4天,过程最高盐度达0.55(氯度288毫克/升),出现在11月18日13时。

  (三)杭州湾咸潮入侵 

  杭州湾钱塘江全年共监测到咸潮入侵过程2次,出现在10月中旬和11月中旬。浙江省杭州市南星取水口监测显示,影响较严重的咸潮入侵过程开始于10月14日,过程最高盐度达1.33(氯度720毫克/升),出现在10月17日。

  2012年长江口、珠江口和杭州湾咸潮入侵统计见表13。

  表13 2012年长江口、珠江口和杭州湾咸潮入侵统计表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
    
 
  相关文档  
· 2016年国土资源主要统计数据发布
· 国土资源部发布2016年前三季度国土资源主要统计数据
· 国家海洋局发布《2015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
· 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完成测绘地理信息综合统计年报工作
· 国家统计局解读12月份房价数据
· 6.9%,是个不低的速度
· 四川布置地理国情监测与综合统计分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