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旧版回顾| 电子邮件| 维护邮箱   中国政府网
热词:
 
当前位置:网上课堂 > 好书共赏
《地震知识100问》
2016-04-22 | 来源: 科技与国际合作司 | 【 】【打印】【关闭

  

   1、基本信息: 

  作者:项伟

  图书名称:地震灾害100问

  出版社: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时间:2013.09

  ISBN编号:978-7-5625-3243-9

  2、书籍信息:

  作者简介: 

  项伟,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获兰州大学理学硕士,到武汉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任教;1987年底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87年底赴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应用地质研究所进修与合作科研, 1997年1月通过博士论文答辨获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992-2002年在德国地质工程咨询公司工作。2003年5月回国,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起,担任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主任。2009年-2014年担任“教育部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回国任教至今,已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教育部博导科研基金2项,中德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1项(中方负责人),欧盟第七框架合作项目1项(中方负责人)。现已培养毕业博士毕业生16名,硕士毕业生30名(2名德国学生,4名奥地利学生);培养出站博士后4名。在读研究生共23名,其中博士生15名(7名在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硕士生8名。至今在国内外期刊杂志和会议上共发表文章百余篇,其中五十余篇收入三大检索系统。写作专著一部,与他人合写专著一部;所编《岩土工程勘察》获选为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写作科普书籍二本。

  内容简介:

  《地震知识100问》以地震的基础知识为主题,通过浅易通俗的文字、形象生动的插图向地震多发区的居民普及有关地震的科学知识。本书分为“九个章节。“教你读新闻”和“知识扩展”主要介绍了地震的基本知识,如什么是地震、地震的分类等,便于对地震缺乏了解的读者理解地震的基础知识。“地震预测”、“避震”和“防震”三个章节,主要从地震发生前兆、建筑物的选址及结构介绍了如何预防地震。“地震逃生”、“震后逃生”和“次生灾害”三个章节,主要介绍了地震发生后人们应该如何逃生,如何搜救受灾居民以及地震后会出现的疫病、疫情。“地震谣传”则对地震后四起的谣传进行了针对性的介绍和解释,帮助大家看清事实真相,正确对待谣言。

  封皮及图书插图配图:见附

  创新点:

  (1)内容针对性强,弘扬科学精神,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本书是在汶川地震及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编写,目的是向地震多发地区的居民普及地震灾害知识,合理避震,针对性强,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对地震后散布谣传进行科学的解释,弘扬了科学精神。

  (2)文字浅显易懂,插图形象生动

  全书文字浅显易懂,深入浅出地将晦涩的专业术语转化成便于人们理解的通俗语言,有利于地震灾害知识的普及。图书中插图形象生动,能够极大地引起阅读者进行阅读的兴趣,便于其更好地理解有关地震灾害的科学知识。

  (3)图书普适性强

  本书面向的对象主要为山区的广大居民、中小学生、乡镇以及村组的干部等普通人民群众,此类人群防灾减灾避灾知识较为薄弱,因此本书意在提高此类人群对地震灾害的认知水平和自救能力。

  图书获奖情况:无

  图书序言

  中国是地震多发国,“5?12”汶川地震及青海玉树地震等地震灾害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普及地震多发地区人民地震灾害知识,提高其识别地震前兆、合理避震的能力,有助于人们及时发现地震并做出正确避震判断,减少财产损失,避免发生生命伤亡的悲剧。受中国科协科普部委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育部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中心开展了科普图书《地震知识100问》的科普创作工作。《地震知识100问》以地震的基础知识为主题,通过浅显易懂的文字、形象生动的插图等向地震多发区的广大居民、中小学生、乡镇以及村组的干部传播、普及有关地质灾害的科学知识。

  本书分为“教你读新闻”、“知识扩展”、“地震预测”、“避震”、“防震”、“地震逃生”、“震后救援”、“次生灾害”、“地震谣传”9个章节。其中“教你读新闻”是编者专门设置的,便于对地震缺乏了解的读者理解地震的基础知识。“地震谣传”是编者针对近期许多人四处胡乱发布地质灾害谣传的现象,而专门设置的,内容可能并不全面,希望能够让读者对相关谣传提高警惕。

  《地震知识100问》由项伟教授编著,贾海梁博士、李翔博士、谭龙、曹慎、王凤华、韩琳琳等硕士参与了全书图片和数据资料的收集与处理工作,狄丞讲师、邢煜莹、刘飞和陈小玲学士则参与了全书漫画的创作工作。

  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教育部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和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的支持和帮助。同时,这本书还得到了中国科协高校科普创作与传播试点活动项目的资助。谨向他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写和统稿时间仓促和水平所限,谬误和不当之处希望读者批评指正。书中资料来源过多,无法一一联系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出版社联系。

  目录

  教你读新闻

  1 什么是地震?/3

  2 地震通常是怎么分类的?/4

  3 什么是构造地震,它是如何产生的?/6

  4 为什么危害性较大的地震往往由构造地震引起?/7

  5 火山地震又是如何产生的呢?/9

  6 人类活动会诱发地震吗?/10

  7 新闻里常出现的“震级”是什么意思?/11

  8 新闻中的“震中烈度11度”又是什么意思呢?/11

  9 什么是震源,什么是震中,什么是震中距,什么是震源深度?13

  10 震级越大地震破坏后果越严重吗?/13

  11 震级是怎么测定的呢?/15

  12 上面这条新闻中,为什么震级会 反复修订呢?/16

  13 新闻五中余震是指什么呢?/17

  14 什么是断层?什么是断裂带?/18

  15 断裂带和地震有什么关系?/18

  16 什么是地震预警?纵波、横波指的是什么?/20

  17 地震预警和地震预报有什么区别?/20

  18 地震预警有什么意义?/21

  19 接到地震预警信息,一定发生地震灾害吗?如果接到了地震预警信息,应该怎么办?/22

  20 我们能为地震预警系统的完善做什么?/23

  知识扩展

  21 强震以后无强震这种说法有没有科学道理?/24

  22 国外科学家对地震研究做出了哪些贡献?/24

  23 我国设有哪些专门的地震监测和研究机构?/25

  24 你知道有哪些地震方面的法律法规?/26

  25 历史上著名的地震有哪些?/26

  26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地震?/27

  27 你了解中国历史上地震监测最显明的发明—地动仪吗?/28

  28 我国地震灾害为什么严重?/29

  29 中国强震及地震带是怎样分布的?/29

  30 中国的震中震级是怎样分布的?/30

  31 什么是中国地震烈度区划?/31

  地震预报

  32 什么是地震预报?/32

  33 地震能预报吗?/32

  34 你知道地震预报应当由谁发布吗?/32

  35 什么是地震前兆?这些异常能预测地震吗?/33

  36 震前地下水可能会有哪些异常?这些异常能预测地震吗?/34

  37 震前动物可能会有哪些异常?这些异常能预测地震吗?/34

  38 为什么要对建筑物进行选址?建筑物选址需要注意什么?/37

  39 什么样的建筑物场地易发生地震?什么样的建筑场地有利于避震?/38

  40 城镇哪些住房环境不利于抗震??/38

  41 农村和山区哪些住房环境不利于抗震?/39

  防震

  42 什么样的房屋结构有利于防御地震?/40

  43 房屋的抗震性能和地震烈度有什么关系呢?/40

  44 你知道哪些传统房屋结构能有效抗震吗?/41

  45 地震频发地区,房屋装修和施工应注意什么?/42

  46 如何加固已建房屋和及时维修老旧房屋?/42

  47 地震频发地区的居民日常应准备哪些震后应急物资呢?/43

  48 怎样摆放室内物品才有利于避震?/43

  49 为什么卧室的防震措施最重要?/44

  50 什么是抗震救灾演习?有什么意义?/44

  地震逃生

  51 家住楼房怎样避震?/46

  52 家住平房怎样避震?/48

  53 当选择了合适的地点躲避后,我们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还要注意哪些细节呢?/49

  54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遇到地震怎么办?/50

  55 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遇到地震怎么办?/51

  56 乘坐电(汽)车时地震怎么办?/53

  57 自驾出行时地震怎么办?/54

  58 怎样防范余震?/55

  59 地震被埋怎么办?/55

  60 被埋后如何逃生?/57

  61 被埋后迟迟等不到救援怎么办?/59

  震后救援

  62 搜救工作都有哪些要点?又有哪些原则?/61

  63 震后如何解决灾民的居住问题呢?/61

  64 经历地震灾害后,灾民影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呢?/62

  65 救援者对灾民可以做哪些心理援助?/64

  66 地震搜救救援队是如何组织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呢?/65

  67 常用的搜救手段有哪些?/65

  68 搜救时常使用哪些搜救策略呢?/67

  次生灾害

  69 什么是地震的次生灾,常见的次生灾害有哪些?/68

  70 地震火灾是怎样引起的?/69

  71 当地震引起火灾时该如何自救和救人?/70

  72 地震水灾是怎样造成的?/71

  73 当地震引起水灾时该如何自救和救人?/73

  74 地震海啸是怎样形成的,它对我国有危害吗?/73

  75 什么是疫情?什么是疫病?/74

  76 震后为什么会出现疫情?会有些什么疫情发生?/75

  77 霍乱出现时会有什么表现?/76

  78 甲肝出现时会有什么表现?/77

  79 伤寒和痢疾出现时会有什么表现?/78

  80 乙脑、黑热病和疟疾出现时会有什么表现?/78

  81 鼠疫和破伤风出现时会有什么表现?/79

  82 为预防疫情的发生需要注意些什么?/79

  83 如果疫情已经发生了,需要注意什么?/80

  84 搭建防震棚要注意什么?/81

  85 震后哪些食品不能吃?/83

  86 震后食用食品时应当注意些什么问题?/82

  87 灾后如何解决饮水问题?/83

  88 水被微生物污染的特征?/84

  89 地震发生后,应远离哪些危险场所?/84

  90 有毒或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时该怎么办?/85

  91 当地震引起有毒气体泄漏时该如何逃生?/86

  92 当地震引起放射性物质泄漏时该如何自护?/87

  93 地震会引起哪些次生地质灾害?/88

  94 地震在引发滑坡和泥石流中起到了什么作用?/89

  95 地震引发的滑坡和泥石流有什么特征?/89

  96 地震导致的滑坡泥石流灾害该如何预防呢?/90

  97 为什么次生地质灾害常引起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91

  地震谣传(趣味阅读)

  98 你相信磁铁避震吗?/92

  99 生命三角真的有用吗?/92

  100 如何正确对待民间预报?/95

  某一章内容试读

  9 地震谣传(趣味阅读)

  由于人们对地震的极度恐惧,在汶川、雅安等答地震之后,出现了许多貌似颇有道理的谣传。有些谣传甚至引经据典,满含学术意味。在此,我们选取了几个比较有名的谣传,进行针对性地介绍和解释,希望通过我们的知识宣传,能够帮助大家正确地对待谣传,看清事实真相。

  98 磁铁避震

  流言: 据国际组织预报今年地球将进入地球地震年,所以,在这里给朋友们推荐一种地震预报的方法是:把一块磁铁用绳子挂在高处,下面正对地板砖或一个铁盆,磁铁上粘一块大铁块。地震前地球磁场发生剧烈变化,磁铁会失去磁性。铁块掉下来,落在地上或盆上,发出响声。此法在房屋没有晃动前就会提前预警。提前时间10分钟至几十秒。如果掉下来了,必发生大震。

  流言分析:磁铁会因为地震导致的磁场变化而失去磁性吗?简单想想,难道那些曾经发生过地震的地区,震后所有的磁铁就都失效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所有的银行卡磁卡都将报废,电机和喇叭也都会纷纷罢工的。事实却并非如此。而从科学的角度上分析,地震产生的磁场变化极其微小,根本不可能对磁铁的磁化状态产生什么影响。也就不可能用什么磁铁悬物法来预测地震了。

  

  99 生命三角

  

    流言:2004年,一封宣传地震“生命三角求生法”的邮件开始在互联网上流传。该方法的倡导者、加拿大人库普(Doug Copp)号称“全世界最有经验的救援队队长”。该理论声称:地震来时,要在能形成三角形空间的位置躲藏,“生命三角”由此得名(如右图所示)。也因此,“如果地震发生时在床上的则要翻身下床,如果可能还要尽量接近外墙,伺机逃出。同理,在车里的人要立刻出去坐在或趴在车边。”汶川地震后,该理论迅速在互联网上爆炸式传播泛滥,甚至被众多官方媒体未经查证直接传播。雅安地震后,再次被众多公众人物转发,可谓是与地震相关的传播的最广的流言之一。可是,此流言究竟是真理还是谣传呢?

  流言分析:调查发现,库普的言论在04年就很快受到了来自各方的批评。美国红十字会、加州州长紧急服务办公室和地震专家纷纷发文,对“生命三角”的不合理性进行论证和声讨。但奇怪的是,在中国却受到了追捧。下面我们将逐条论证该流言的不可信。

  首先,大多数人选择相信,首先是由于库普身上所谓“全世界最有经验的救援队——美国国际救援队队长”这样一个很唬人的称谓,可是,这个乍听很厉害的机构,只是库普自己创建的一家公司,并不隶属于美国政府或是其他的机构。而他所声称的自己的救援经历和荣誉并不真实,美国司法部因此对他展开调查和诉讼。种种迹象表明,这位“英雄”更像是一个投机主义者。

  其次,库普验证“生命三角”的正确性,只是基于一个简单的实验:1996年,库普和他的团队,在土耳其将20具人模型分别放置于一座楼内的桌子底下和旁边,接着炸毁了那座楼房。现场清理报告指出,桌子底下的10具模型均被掉下的房顶“砸死”,而旁边10具则全数“生还”。这个过程还被拍摄成名为“生命三角”(Triangle of Life)的纪录片。于普通民众而言,这个实验乍一看确实有合理之处,库普和他的小组所做的“实验”根本不能算是对地震的研究。曾对1999年土耳其7.8级大地震进行详细调研的抗震减灾专家佩特(Marla Petal)指出了库普犯下来一个严重错误:他将炸药爆破导致的房屋倒塌等同于地震中可能出现的房屋倒塌。库普将炸药置于承重柱内部,爆破时柱子一折房顶就会像一张大饼一样平塌(pancake collapse)下来。但真正的地震给房屋造成的破坏却并非如此,事实上,房屋受到地震波袭击时,可能发生各个方向上的平晃。坍塌也分成房顶平塌、墙体外倒、墙体内倒和房顶M形向下弯折几种。两者根本不能混为一谈。库普的观点建立在极端设定的基础上:1、在地震中房屋必定倒塌;2、房屋的倒塌必定导致里面的家具完全被砸碎。随抗震减灾工作的开展,“中国近年修建的七层以下居民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的砖混结构,更高的则采取框架结构,也是现浇的,这些房屋的屋顶不会掉下来。

  美国红十字会灾难教育部前总管罗伯茨(Rocky Lopes)强调,根据对加州地震生还者所作的综合统计,地震最危险的伤害因素并非轰然塌下的屋顶,而是四处乱飞的家什和碎玻璃。在一次日本利用振动台进行的地震模拟实验中,佩特博士就看到一台巨大的冰箱划过整间房屋,在翻了几个跟斗之后将实验中的“儿童”挤扁。也就是说,如果依照库普所言,地震来临时躲在了该冰箱附近,那么你极大可能是和它一起被晃飞或者被晃倒的家具直接砸死,而只有极小的概率,在你被四处乱飞的家具砸伤之前,让它们刚好形成一个“生命三角”保护你,然后变成库普手上拿来唬人的幸存者图片。

  

  最后,我们再次强调正确的地震口诀:“伏地、遮挡、手抓牢”,该口诀针对的是地震真正的伤害源:被甩飞,乱飞的家具和碎玻璃。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是,房屋的安全质量合格。中国的房屋抗震建设仍有很多隐患,比如,从汶川地震到雅安地震,都向我们昭示了,农村的建筑选址建筑质量现状不容乐观,许多自建房屋的屋主可能根本不知抗震规范设防等级为何物。北大建筑学中心研究生杨兆凯也基于自己的观察展现了另一方面的事实:“中国民间建筑本有许多抗震精华,比如炕设在两根大梁之间,而非梁下方,再者,传统木构本身由于其结构的天然弹性,对形变有较强的抵抗力;然而,如今农村越来越多的人一味模仿城市建筑,丢掉了传统的智慧,建造时除了一些想当然的模仿外没有考虑地震来临时房子会怎样。这种房子一旦倒塌,比土坯房还要危险。”

  综上所述,合理选址,规范建筑防震的基础上,牢记正确的地震口诀,勿轻信谣言。

  100 民间预报

      近年来,地震频发,伤亡惨重。人们对于地震产生了强烈恐惧,与之伴生的,是对于地震预测的强烈期望,遗憾的是,地震专家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给出的答复,显然无法回应大众对于地震预测的迫切期冀,而相应的,是各类声称成功预报了地震的民间预报组织的出现,引发舆论一片哗然;而之后一部分民间预报人员被捕,更是将地震预报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那么,民间预测合不合法?为何私自散布地震预测意见就是违法的呢?这些民间预报到底可不可信呢?

  首先我们必须区分,地震预测与地震预报是不同的。地震预测,国家地震观测机构可以预测,个人和普通单位也可以预测。08年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27条指出了个人或非官方机构表达预测结果的途径——上报、待核,同时还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对地震进行监测和预防。这里可以看出,对于民间观测的态度,官方是开明和欢迎的。但对于地震预报,防震减灾法第29条明确规定,国家对地震预报意见实行统一发布制度。除发表研究成果及进行相关学术交流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测意见、地震预报意见及其评审结果。那么,为什么国家要制定这项法律法规,而不是像很多网民所说,“对于灾难,宁可错报不可放过”呢?

  下面举一个所谓的成功预报过多次地震的预报中心的预报为例,这是该组织经过一些系列分析,圈出的可能地震的范围:

  

  我们必须承认他这种预报方式成功率很高,因为,如果把这三个圈放在欧洲地图上,足足可以圈进去三四个国家:  

     我们都知道,日本是个地震多发的国家,而这三个圈在日本,应该是可以把整个国家圈进去的:

   此类要么是地域范围足够大,要么是预报的时间范围足够大的预测,简单来说,就跟“华中华南地区6月一定会有一场暴雨”一样准到没有意义。因为我们不可能因为某一个大区域在未来几个月内有可能发生一个6-8级的地震,就动不动让小半个中国的人都撤离搬迁——盲目动荡给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比地震本身大得多得多;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地震专家露西·琼斯曾表示,即使假设我们能够提前一个小时给出地震的精确预报,那么撤离时死在高速公路上的人不会少于地震造成的伤亡。这显然不是危言耸听,贝克汉姆访问一趟大学,在保安维持秩序的情况下尚且发生了严重的踩踏事故,那么对于一个人口密度极高的城市,地震的访问造成的混乱伤亡简直无法想象,而当这个访问,在现阶段,是无法给出精确时间地点的时候,预报的发布就是有百害无一利的。1976年,松潘地震从发布预报到发生地震经历了三个月,其间各地闹地震一片混乱。公众绷紧的神经几近断裂,甚至某村61人连续四日聚集,念咒发功,最后集体投水。预警期间有人逃地震跑到了唐山,结果在毫无地震预兆的唐山遭遇大地震伤亡。此例在前,对于地震预报真正的专家不可能不谨慎。

  对于科学家来说,预报发布必须是严谨负责的,如果没有办法告诉民众到底该不该撤走,什么时候可以回来,就只能说目前地震不能预报,因为不严谨的预报无助于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只会造成过多的担忧和恐慌,可是若是民间预报组织没有大局观,擅自将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论大肆宣扬,就必须为此承担法律责任。

  当然,必须强调,不是所有的民间预测都是哗众取宠毫无意义。所谓民间预测,是指非官方机构的所有,有求签问卦的神棍有掺上专业名词说废话的投机者也有真正研究探索的地质学者,鱼龙混杂,不能一概而论的否定,因此民众应该具备基本的鉴别能力。希望本书的基本知识普及,能够帮助读者,鉴别谣言,看清真相,走近真理。

  对于各种地震预报的谣言,不受蛊惑的心理前提是我们必须面对一个现实:精准的临震预报(几天以内,在较小范围内可能发生的地震的预报),目前全世界都还无能为力。地质学家针对地震机理,地震前兆等等方面一直在做着研究,但事实是,自然界复杂多变,不是所有的地震都有预兆,更不是所有的疑似预兆后就一定会发生地震。我们应该充实自己的地震常识,学习它们,但不能草木皆兵,更不能人云亦云。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
    
 
  相关文档  
· 《解读地球密码》科普丛书
· 中国敦煌世界地质公园科普系列丛书
· 《地质灾害100问》
· 《大地情·中国梦——中国“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启示录》
· 《柳江盆地——神奇的地质景观》
· 《热河生物群》(中英文对照画册)